2025年10月31日,JPO发布AI相关发明专利[1]申请态势报告。该报告调查了1988—2023年间,日本境内和全球AI相关发明专利申请趋势。
1. 日本AI相关发明专利(包括AI应用和AI核心发明专利)申请趋势
(1)图1展示了1988—2023年间,日本AI相关发明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。2022年末,生成式AI及对话式AI的兴起,预示着第四次AI热潮的到来,AI相关发明专利申请量激增。
该报告指出,当前日本研发重点更侧重于AI应用领域,而非AI核心发明领域[2]。

(2)2014年以来,受第三次AI热潮推动,各国家/地区的AI相关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呈持续增长态势。外国申请人多通过PCT国际申请途径进行专利布局。因PCT申请的国家阶段期限为优先权之日起30个月,
故第四次AI浪潮对外国申请人的影响,在2023年中未能体现。
(3)2014—2021年,G06N(基于特定计算模型的计算机系统)、G06F16(信息检索;数据库结构;文件系统结构)、G06F40(语言处理或分析)、G06F(电数字数据处理)、G06T7(图像分析)领域的AI相关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呈增长态势,这与第三次AI热潮中深度学习、大语言模型及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。
(4)2022—2023年,受第四次AI热潮中生成式AI、对话式AI等技术的推动,G06Q50(专门适用于特定商业领域的系统或方法)和G06Q(专门适用于行政、商业、金融、管理、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)的AI相关专利申请量呈显著增长态势。
(5)2019年以前,涉及生成式AI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0件;但自2023年开始,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(2,182件)。
(6)2014—2023年,JPO受理的AI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中,TOP 3的申请人依次为:软件银行集团(SoftBank)、日本电报电话公司(NTT)和富士通。
2. 各国家/地区AI核心发明专利申请趋势
(1)2014年,中国的AI核心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足美国的一半,但到2023年,中国的AI核心发明专利申请量已增至美国的20倍以上(突破10万件)。从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(IP5)[3]受理的AI核心发明专利申请来看,美国申请人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(CNIPA)提交的AI核心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,达17,398件,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申请量为17,195件,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申请量为8,659件。此外,中国申请人向本国提交的AI核心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,达334,621件,占CNIPA总受理量的91.3%。
(2)2014—2023年,在AI核心发明领域中,中国申请人提交的专利家族数量最多,达335,825项,占总量的66.4%。其后依次是美国申请人(95,628项,18.9%)、韩国申请人(39,963项,7.9%)、日本申请人(15,950项,3.2%)和欧洲申请人(11,702项,2.3%)。
(3)2014—2023年,AI核心发明领域中,TOP 3 的PCT国际专利申请人分别为美国微软、中国华为和美国谷歌。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五,NTT排名第7。
Copyright © 2007-2025 湖南智周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20号华升大厦1801室 湘ICP备2023005934号 公安备案号:43010302000535 XML地图